日积月累名言

1.积微成大,陟遐自迩。

唐·王勃《平台秘略赞十首·幼俊八》。陟(zhì至):登高。遐(xiá霞):远。迩(ěr耳):近。这两句大意是;积累小的才会形成大的,攀登远山须从近处起步。这两句话说明事物积小成大即量的积累引起质的变化的规律。小和大,远和近,都是量的规定性,有小才能成大,有近才能到远,明白了这个道理,才会凡事不分大小,都认真对待,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唐代诗人 王勃 《平台秘略赞十首·幼俊八》
2.水则不决不流,不积不深。

晋·葛洪《抱朴子·勖学》。决:疏导,开通水道。这两句大意是:水道不疏通,水就不会畅通奔流;水若不积蓄容汇,也就不会成为深广的江海。这两句以水为比喻,前句说明在学习中遇有疑难,困惑不解,如果没有人具体指导,解疑释难,就不会茅塞顿开,一解百解;后句说明学习是一个渐进过程,如果不能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就不能成为知识渊博、有学问有本领的人。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勖学》
3.做学问要花功夫,持之以恒,日积月累。 吴玉章
4.你若对自己诚实,日积月累,就无法对别人不忠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两臂合拢。毫末:毛尖,喻极细微。这两句大意是:双臂合拢才能围往的大树,是从细小的幼苗长成的。事物总是由一定的元素构成。从发展的眼光看,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另一方面,事物的生成总是从初始形态向成熟形态过渡。可用于说明事物自微变大的发展变化规律。

又称老聃、李耳,我国古代春秋后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 《老子》
6.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 鲁迅
7.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战国·荀况《荀子·劝学篇》。焉:于此,双音合成词。这几句大意是:积土就会堆成大山,山中自会兴起风雨;积水就会汇成深潭,其中自会产生蛟龙。荀子的原意,是说明在学习中日积月累,终富学识的遭理。其实万事莫不如此:成功寓于具体而细小的工作之中。可用于知识积累及做事道理的比喻。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荀子·劝学篇》
8.习气那个怪物,虽然是魔鬼,会吞掉一切的羞耻心,也会做天使,把日积月累的美德善行熏陶成自然而然而令人安之若素的家常便饭。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9.她跟辛楣的长期相识并不会日积月累地成为恋爱,好比冬季每天的气候吧,你没法把今天的温度加在昨天的上面,好等明天积成个和暖的春日。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 《围城》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