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葛洪《抱朴子·勖学》。黛(dài代):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来画眉。西施:春秋末年越国著名美女。本句大意是:有了化妆品的装饰,越国美女西施会更加美丽。此名句以比喻象征手法说明学习的道理。即使是学富五车的人,也像西施需要粉黛一样地需要学习,孤陋寡闻的人就更不用说了。此句比喻巧妙,寓意深刻,其道理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显得既通俗又含蓄,既具体可感又耐人寻味,从而增强了文句本身的艺术魅力。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勖学》唐·鱼玄机《浣纱庙》。笑靥(yè业):即笑窝、微笑时现出的酒窝儿。倒戈:投降。这两句大意是:西施脸上才显现出一对酒窝儿,十万精兵都投降了敌人。这两句极写西施笑颜之迷人。西施本是春秋时越国的浣纱女子,极美。吴越相争时,越败。越王勾践用范蠡的计谋,将西施献给吴王夫差以求各,西施遂成为夫差最宠爱的妃子。后来勾践卧薪尝胆,矢志报仇,终于灭吴。在这一计谋中,西施不过是个牺牲品。这里以夸张笔法从侧面渲染西施笑颜之魅力,在写作上可资借鉴。但以十万精兵之倒戈归咎于西施,这种历史观是不足取的。
晚唐女诗人 鱼玄机 《浣纱庙》唐·陆龟蒙《吴宫怀古》吴王夫差荒淫无道,他的一切倒行逆施都足以亡国,而根本不是因为被西施的美色迷误造成的。这就否定了前代女祸误国的错误看法。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 陆龟蒙 《吴宫怀古》见唐·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山石榴:即杜鹃花。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嫫(mó模)母:古代丑妇,相传为黄帝妻。这两句大意是:在百花之中山石榴(杜鹃花)是花中的美女西施,芙蓉、芍药之辈在山石榴面前都成了丑妇嫫母。在中国十大名花中,杜鹃花排位第六。杜鹃花有映山花、山石榴、山踯躅、红踯躅等许多别名。它种类多,花期长,五颜六色,璀璨夺目。春暮繁花似锦,夏日茂密青翠,秋冬又有色叶,四季可赏,在所有观赏花木中,堪称花、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的花种,因此赢得人们的喜爱。白居易尤其钟爱杜鹃,说:~”,还说过“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为了突出杜鹃花的鲜美艳丽,作者用比喻、夸张、对比、衬托等手法,产生很强的表达效果。从诗人鲜明的褒贬中,可知杜鹃花之美了。
唐代诗人 白居易 《山石榴寄元九》晋·葛洪《抱朴子·博喻》。西施:古代著名的美女。恶:丑。这两句大意是:尽管西施也有长得美中不足的地方,但并不减少她的美色,因为她长得美的地方太多了。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上再美好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和视点去观察,也总能找出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白璧微瑕,并不影响整体的美。这两句可供论述瑕不掩瑜的遭理,也可供论述对任何人和事都不能求全责备的道理。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博喻》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西施、毛嫱(qiáng墙):均为古代美人。配:配偶。家:成家。这两句大意是:一定要等待着选择西施、毛嫱那样的美女作自己的配偶,那么就终身不能成家了。人人都希望找容貌美丽的姑娘作自己的妻子,但限于主客观条件,能找到如西施、毛嫱那样美丽的妻子的机遇又是很小很小的,如果非此不娶,自然就终身不能成家了。所以,正确的作法应该是持现实的态度,在主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选择最佳的配偶。娶妻如此,任贤选才亦是如此。《淮南子·齐俗训》云:“夫待騕袤、飞兔而驾之,则世莫乘车,~,然非待古之英俊而人自足者,因所有而并用之。”任贤而一时又选不到“古之英俊”那样的人才,就从自己所有的人士中择而用之,同样可以自足。这两句可用以说明娶妻要持现实的态度,也可以此作比,说明任用人才也要持现实的态度。
西汉皇族淮南王 刘安 《淮南子·齐俗训》见杜牧《鹤》清音:清越的声音。西施:古代美女名。四皓:秦末汉初的四个老人,因长期隐居商山,简称四皓。这几句大意是:仙鹤迎着晓月,发出清越的叫声,静静地立在寒蒲中,像是在深思发愁;它那丹顶像是西施绯红的双颊,它那白色羽毛像是四皓的胡须。第一句侧重于声音,第二句侧重于神态,三、四句侧重于色彩,可谓视听并用,形神兼备。以西施红润的双颊比“丹顶”,以四皓斑白的长须喻“霜毛”,白鹤的形象神态如见,比喻也很贴切。
唐代诗人 杜牧 《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