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

更多 范仲淹经典语句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具:即“惧”。选两句大意是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原来被废置的事情都兴办起来。“攻通”、“人和”是“百废惧兴”的条件。”百废惧兴”是“政通”、“人和”的结果。这两句写出了“政事”、“人心”与社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的辩证关系。可用于赞颂政绩,也可用于写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岳阳楼记》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以:因为。物:外物,指客观环境。喜、悲,均为互文,含有悲喜两层意思。这两句大意是不因为环境的好坏或个人的得失而改变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两句写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旷达胸怀。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帑楼记》),不以个人得失为念。可用以表现一种忘我的精神境界。

《岳阳楼记》
3.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这两句大意是:天光水色,上下辉映,碧蓝的天空和碧绿的湖水,融为一体,放眼望去,无边无际。这两句描写洞庭湖春日美景。作者以如此简洁的面笔,在读者面前展开一片绿的世界,令人心旷神怡。可用来描写晴日里的湖光水色。

《岳阳楼记》
4.国家之患,莫大于乏人。
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宋·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寐(mèi妹):睡。这两句大意是:征人不能入睡,将军增舔了白发,士兵流淌着眼泪。这是这首词的结尾两句。在“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矛盾中,在无法排遣的乡思的煎熬下,戍边将士夜不能寐,将军愁白了头发,征夫泪流满腮。这两句通过外貌刻画心理,素描之笔极为传神。

《渔家傲》

更多 关于爱民的经典语句

1.爱民如身。

汉·荀悦《申鉴·杂言上》。身:自己。本句大意是:爱护人民就如爱护自身一样。人之爱心,都比不上爱自身,如能爱民如爱自身,那就可见爱民之深厚,可用于要求统治者要深切地爱民。

东汉末期政论家,史学家 荀悦 《申鉴·杂言上》
2.邑有流亡愧俸钱。

唐·韦应物《答李儋》。邑:这里指自己治理的地区。俸钱:俸禄。本句大意是:看到自己管辖的地区里有逃亡的难民,深感有愧于自己所领的俸禄。这是封建社会正直的官吏、有良心的知识分子的内心独白。这种关心民生疾苦、不愿白拿俸禄的思想,有其积极意义。可化用来表达领导者关心人民、深恐失职的心情。

唐代诗人 韦应物 《答李儋》
3.爱民乃行军第一义。清朝军事家、政治家 曾国藩
4.治国之道,爱民而已。

汉·刘向《说苑·政理》。道:这里指方法。而已,罢了。这两句大意是:治理国家的方法,不过是爱护人民罢了。这是周武王向姜太公问治国方法时,姜太公作的言简意赅的回答。治国,是件大事,也是件难事。但治国者若能抓住根本,难事也就变得窖易了。这个根本就是“爱民”二字,因为治国,实际上就是治人。姜太公从正反两个方面—一列举了爱民的具体方法,最后归结说:“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耐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能够做到这一步,国家必然就会治理好。“爱民如子”的成语即来源于此。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说苑·政理》
5.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