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抗倭将领,军事家 戚继光 《过文登营》
见明·戚继光《过文登营》。
徽茫:指海波浩淼苍茫的样子。岁华:岁月,光阴。这两句大意是:深知在浩淼遥远的海外,还有许多国家虎视着中国,因此不敢忘记祖国的安危而白白虚度光阴。
戚继光是著名的抗倭名将,战功卓著。这首诗是他奉命巡视海上驻军时在文登营地写成的。前句写想象,点出东南沿海形势严峻,海外诸国虎视眈眈,倭寇时常侵边。后句写抱负,抒发决心保卫祖国,不敢虚度年华的胸怀。宇里行间,洋溢着爱国激情,十分感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赞颂不忘祖国危亡以身许国的英雄,可引此名句。
更多 戚继光经典语句
明·戚继光《马上作》。这两句大意是:一年三百六十来天,我大多是拿着枪,在马上度过的。戚继光是抗倭名将,为了国家的安全,他东征西讨,很少有休息的时间,此二句便生动地写出了戚继光的戎马生涯。“横戈”二字,写出戚继光身为统帅,时刻警惕敌人来犯的责任心。“行”字点明作者转战南北的情景,也烘托出一个爱国将领为国事日夜操劳,终年辛苦的形象。
《马上作》更多 关于以身许国的经典语句
唐·王翰《凉州词》.这两句大意是:纵使醉倒在沙场上也请诸位不要见笑,古往今来参加边关征战的人有几个能平安归家呢?原诗为“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写边防将士端着盛满葡萄美酒的白玉杯,在激昂热烈的军乐声中互相劝酒的情形。边地荒凉艰苦的自然环境,紧张动荡的征战生活,使得边关将士难得有一次欢宴的机会。偶然遇到一次,当然兴奋得不顾一切,开怀痛饮.以致一醉方休了.这首诗具有浓郁的边地色彩和军营生活的气息,尤其这两句,前一句表现出将士们豪放、开朗、兴奋、乐观的感情,后一句表现出他们视死如归的无畏气概,漾溢着激昂慷慨,热烈奔放的情绪。可用于表现边防战士以身许国,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宽阔胸怀。
唐代诗人 王翰 《凉州词》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革;去毛并经加工的兽皮。邪(ye耶):表示疑问语气。这儿句大意是: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就要死在报效祖国的抄场上,用马革裹着尸体回来埋葬,怎能死在卧榻之上,死在儿女手中呢?此名句表现了积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的处世态度。前两句豪迈奔放,直抒胸臆,后句用反问否定庸庸碌碌、老死床榻的生活方式,进一步肯定男儿应当以身许国的思想,一正一反,加强了语句的表现力,给人以振奋与激励。
南朝宋史学家 范晔 《后汉书·马援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