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宋文学家 洪迈 《容斋续笔》
更多 洪迈经典语句
宋·洪迈《次韵蔡瞻明登中山》。这两句大意是:登山临水自然能得到江山的帮助,哪里是胸中有了不平才能引出诗情!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一个著名论点,认为“物不得其平则鸣”,文学作品也都是作者的不平之鸣。洪适在这里表示异议,认为大于世界自能引起诗情,不必胸有郁结才挥毫作诗。这两句强调了客观事物对激起文思的积极作用,可化用以说明深入生活对创作的重要意义。
《次韵蔡瞻明登中山》更多 关于成败的经典语句
唐·吴兢《贞观政要·慎终》魏徽上书。染:习染。这两句大意是:能否作出一番成就,在于从小养成的习惯爱好。俗话说:“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就是说看人的一生能否育成就,能否作出一番事业,只要看他从小有何习惯,爱好即可得知。此话虽嫌绝对,未必科学,但自小养成的习惯、嗜好,对人一生的思维方法、世界观,工作态度等等均有重大影响则是可信的。可以此说明对儿童应及早加教育,养成良好习惯,切不可掉咀轻心。
唐代史学家 吴兢 《贞观政要·慎终》清·沈德潜《咏史》。陋识:狭隘的见识。殊:实在。这两句大意是:以一时的成败评论古人,见识实在狭隘浅薄,不能算为公允。世上没有常胜将军,也没有永无失误的政治家,所以人们常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三国时期,吴主孙权(孙仲谋)坐断东南,统帅三军,赤壁之战曾战败过曹操,连曹操也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儿(刘琮)若豚犬耳。”但在沈德潜看来,未可以一时的成败评论古人,从总体上看,孙权远不如曹操。称不上英雄。他在《咏史》中说:“~。鄙者孙仲谋,降曹拜下风。彼亦豚犬流,乌足称英雄?”
清代诗人 沈德潜 《咏史》清·万邦荣《偶感》。真:指真诚的理想和追求。这两句大意是:何必去计较成败呢?英雄自有真诚的追求。这两句可用以安慰和鼓励失败的英雄,其中的“真”可引申为一种革命的真理,为了追求这种真理,英雄自应有不怕失败、不怕牺牲的精神,就像革命烈士夏明翰说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一样。
清代学者 万邦荣 《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