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朝宋史学家 范晔 《后汉书》
更多 范晔经典语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进传》引谚语。掩:遮,捂。本句大意是:捂住自己的眼睛去捕麻雀。~和“掩耳盗铃”意思相同,说的是捉麻雀的人怕麻雀看见而飞走,连忙捂住自己的服睛;偷窃别人大钟的人,怕钟声响起来人家听见,急忙捂住自己的耳朵。这两个成语生动地讽刺了那种自己欺骗自己的人的愚蠢行动。
《后汉书·何进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疾:猛烈。本句大意是。其有经过猛烈的大风,才能知道什幺样的草是最强劲的。~原是议光武帝刘秀赞誉王霸的话。“光武谓霸日:‘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后世用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或战乱的严酷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坚强,谁是忠诚可靠者。唐太奈李世民《赠萧瑀》诗云:“~,板荡识诚臣。”意谓经历动乱之世,才能分辨出谁是忠臣。
《后汉书·王霸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弁传》。竞:终于。本句大意是:有志气的人终于会把事业完成.耿弁是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大将,开国功臣。他在南阳时曾建议刘秀讨平齐地强敌张步;后来经过艰苦奋战,终于击败了张步,齐地悉平。刘秀认为耿弃的功劳大于西汉韩信当年平齐的功劳,称赞耿彝说:“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舍,~。”从此,~成了著名格言,用以说明只要有志气,事业终于成功,干百年来为人所习用。荀子《劝学篇》说。“懊而舍之,朽术不折;镇而不舍,金石可镂”,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都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说明了~的道理。现可以此句勉励青年树立远大的志向,完成时代赋予自已的使命。
《后汉书·耿弁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仇览传》。枳(zhǐ止)棘:多刺的灌木或小乔小。鸾凤:凤凰一类高贵的鸟,相传它非醴泉不饮,非梧桐不栖。本句大意是:枳棘这样低矮多刺的灌木丛,不是凤凰那样高贵的鸟类所栖居的地方。这句比喻杰出的人物不愿屈就局促的地方,也可用作谦词,说有名的人不肯到自己这小地方来工作。
《后汉书·仇览传》更多 关于专制的经典语句
春秋·管仲《管子·形势》。这两句大意是:君王独断专横的国家,人民疲于奔命而国家祸端不断。君王独断专横,就听不进臣民的意见,许多政策、法令、措施凭个人主观臆断,就难免出现错误,内政和外交就会措置失当;人民被任意驱使,疲于奔命,不得安居乐业。其结果,会造成社会混乱,酿出祸端。这两句可用来谴责和批判封建的专制统治。
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管子·形势》见《左传·襄公十年》。众怒:众人的愤怒。专欲:个人专断的欲望。这几句大意是:众人的愤怒难以触犯,个人专权的欲望难以成功。春秋时,郑国发生一次祸乱,邵简公被劫持,几个公子被杀。祸乱平息后,子孔摄取王位,井订立盟约载入书中。郑国各臣属不服,子孔想以武力镇压,政治家子产劝阻说,~。此二句反映出《左传》鲜明的民本思想。在子产看来,若触犯了众人的愤怒,财政权一定不稳,若想专权独裁,实在是难以实现。~说明,任何时候都应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因为群众力量最大,想搞专权独裁,决没有好下场。
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襄公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