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山北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林行,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糜鹿尽无声。

—— 唐代诗人 张籍 《猛虎行》

名言解释:

唐·张籍《猛虎行》。

冥冥:深邃幽暗。这几句大意是:山南山北树林幽深,老虎在白天围绕树林而行,傍晚在大路上捕食生灵,山中的糜鹿都不敢有半点动静。

猛虎本应出入于深邃幽暗的山林,而这里的猛虎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绕林而行,傍晚更在路口大施淫威。诗句表面上是写猛虎捕食危害生灵,实际是写社会上某些恶势力的猖獗。诗句用比喻的手法,再辅以对比、衬托。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恶人逞凶的现实,可作为恶人当道肆虐,良人噤口不敢言的旧社会的写照。

更多 张籍经典语句

1.恨不相逢未嫁时。

见张籍《节妇吟》。本句大意是:只恨在未嫁的时候.没机会和你相逢。此诗一本题下注云:“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是中唐时期藩镇之一,他利用各种手段拉拢失意文人和中央官吏为其所用.壮大个人势力,与唐王朝闹独立。张籍就是他企图拉拢的一个诗人。但张籍主张统一,反对分裂,决不肯受李的勾引。可是李师道名义上仍是唐朝的节度使.朝廷的命官.不好断然表示拒绝。于是诗人采取比兴手法写了这首《节妇吟》,用古典诗词中以夫妇喻君臣的传统方法,以“妾”自比.以“君”喻李师道。一方面“感君缠绵意”,感谢对方的知;一方面又申明自己是有夫之妇。“事夫誓拟同生死”,保持节操,不能另许。最后,“还君明珠双重泪”,“~”,遗憾不在未嫁之时相逢,今已无可奈何。字面上抒男女情事,委婉深情,骨子里立场坚定,节操自持。现在人们已舍弃这一名句的本来用意,多用它的字面意思:用以表现已婚女子遇到钟情的男人,暗恨相见已晚的遗憾惆怅的心态。

《节妇吟》
2.良马不念秣,烈士不苟营。

唐·张籍《西州》。秣(mo末):牲口的饲料。烈士:有志气的人。苟:苟且。营:营求,钻营。这两句大意是:良马志在千里,不会顾及草料的好坏;志士以天下为己任,不会苟且钻营谋求私利。两句以良马喻志士,以不念秣比不营私,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可借以抒怀明志;也可用以比喻不谋私利,临财不苟的人;还可用它赞颂远大的志向和廉洁的操守。

《西州》
3.眼昏书字大,耳重觉声高。

唐·张籍《咏怀》。眼昏:眼花。耳重(chóng虫):耳聋。这两句大意是:眼花了,写的字越来越大;由于耳聋,不知不觉说话的声音越来越高。在~二句中,诗人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形象地写出老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举止。人老眼花,写小字越来越吃力了,自然是字越写越大。耳聋,自己听不见,便以为别人也听不见,于是说话声越来越高。诗作以白描的手法描写老态,流露出一股淡淡的悲愁,反复读之,同情、感伤之情油然升起。描写龙钟老态可作借鉴。

《咏怀》
4.竹香新雨后,莺语落花中。

唐·张籍《晚春过崔驸马东园》。这两句大意是:一场春雨之后,翠竹泛着清香;在纷飞的落花中,黄莺在唱着惜春之歌。这是一首写晚春之景和惜春之情的诗,下两句是:“莫遣经过少,年光渐觉空。”~两句把雨后翠竹,暮春落花,黄莺娇啼,青竹泛香等等,全都摄人诗中,调动读者的视觉、听觉、嗅觉去感知诗的意境美,而在这充满诗意的美景中又融和着惜春惜花之情。可引用写晚春景色。

《晚春过崔驸马东园》
5.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唐·张籍《忆远》。这两句大意是:我只羡慕门前那两棵并立的柳树,无论何时它们的枝叶都是相依不离的。《忆远》全诗是:“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行人久别,离家万里,归期无日,又值日暮之时,此时此刻,怎能不叫依门盼归的思妇触景生情呢?她不知多少次倚门远望,却总是不见远方归人的身影,只见眼前双柳依偎,难怪她要羡慕了。

《忆远》

更多 关于恶势力猖獗的经典语句

1.猛虎突出势恒怒,不住深山踞当路,风高月黑闻啸声,四野行人尽回步。

清·郁植《猛虎行》。恒:持久。踞:蹲坐。回步:却步。这几句大意是:猛虎突然出现,久久怒吼不已,不住深山老林,却到大道盘踞;月黑风高之夜,啸声分外凄厉,行人闻而却步,四野渺无人迹。老虎本应住在深山大林,而今却竟然当路盘踞,公然逞凶,威胁人类的安全,虎之祸可谓大矣!诗人以虎祸为喻,反映了当时社会恶势力公然作怒,为霸一方,祸害百姓的现实。可用于比喻旧社会恶势力的猖獗。

清代学者 郁植 《猛虎行》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