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北朝时期梁皇帝 萧绎 《纂要》
南朝·粱·萧绎《纂要》。
这两句大意是:一年的大计在于春天运筹得如何,一天的大计在于早晨谋划得怎样。
这是一个千古流传、至今仍家喻户晓的名句,它的生命力表现在以极通俗极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一条重要的人生哲理,以理性的逻辑力量取胜。名句通过“一日之计”与“一年之计”的表述,警示与劝喻人们要精于筹措,珍惜时光,抓紧有利之时成就番事业。由于它采用了通俗的形式,不使人感到有训诫的意味,故而使人喜闻乐用,长久流传。这其中成功的经验,值得写作时借鉴。
更多 萧绎经典语句
南朝·梁·萧绎《金楼子·立言下》。斫(zhuó茁):砍。这两句大意是:削冰做成宝玉,见到太阳一定会融化。斫冰为璧,看上去也是晶莹透剔,耀眼夺目,但它毕竟是冰所为之,一遇阳光,很快就会变成一滩清水。它以巧妙的比喻,说明:一是“斫冰为壁”,白费事功,徒劳无益;二是假的就是假的,隐瞒是不能持久的,就像雪里埋不住死人,终归要败露一样。
《金楼子·立言下》南朝·梁·萧绎《望江中月影诗》。这两句大意是:澄澈的江水中涵容着一轮皓月,水波月影上好像浮着青天。形容江面的浩淼无涯,月亮好像“涵”于江中,天宇好像浮于水面,气势颇为壮观,“涵”、“浮”二字用得生动而富于想象。可用来描写江间明月。
《望江中月影诗》南朝·梁·萧绎《金楼子·立言上》。涂车:泥巴捏的车。代劳指代人步行,即不可乘坐。不中:不能。驰逐:奔驰。这两句大意是:泥车不可乘,木马不能骑。涂车、木马徒有车、马之形,而没有乘以代步、骑以驰逐之实。因此,涂车、木马只有观赏价值,而没有车,马应有的实用价值。可用以说明某些事物有其名无其实,中看不中用。
《金楼子·立言上》南朝·粱·萧绎《金楼子·杂记下》。大器:喻指才能高,能担当太事的人。小士:指才能小,不能担当大事的人。这两句大意是:才能高的人不可予以小用,才能低的凡不可委以大任,把才能高的人给以小用,这是对人才的浪费,也易于使凡生怨;把才能小的人委以重任,因能力不及,事情就很难办好,也易于使他人生不平之心。这两句用于说明对人才的任用要才用相当。
《金楼子·杂记下》南朝·梁·萧绎《金楼子·终制篇》。金蚕:金属铸的蚕,古用为殉葬之具。瓦鸡:瓦制之鸡,用以饰屋。乏:缺少。司晨:报晓。这两句大意是:金蚕没有吐丝的实效,瓦鸡缺少报晓的功用。南朝梁·何逊《古冢》诗:“金蚕不可织,玉树何时蕊”,萧绎《金楼子·立言上》:“夫陶犬无守夜之警,瓦鸡无司晨之益”与~意思相同,都用于比喻徒有形式而无实用价值,中看而不中用的事物。
《金楼子·终制篇》更多 关于珍惜时光的经典语句
唐·李白《赠汉阳》。本句天意是:时光急逝,像流光闪电一样迅速。此名句以一个浓缩句表现作者对时光的感叹,反映诗人的惜时之情。在现实生话中,时间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而又无时不在的无形无象的东西。它主宰着万物成长的命运,与人生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它成为从生活到文学创作中人们最关心的对象之一,对于这一抽象的东西,人们习惯以具体的形象加以表现,这样可以增强直观性与诗文的形象性,更便于说理,更易于抒情,更容易为人接受。~即采用了比喻的手法,通过人们对闪电稍纵即逝的具体体验来感受时光的瞬间即逝,不失为一个巧妙的比喻。另外,此句句式新颖,使诗句不但蕴涵增大,而且富有新意,给人以形式上的美感。
唐代诗人 李白 《赠汉阳》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本句大意是:一寸光阴像一寸黄金那样珍贵。黄金是古人认为世间最值钱、最珍贵的东西,拿时来间比黄金,足以见其无比的价值。~是古人总结出的至理名言,千古流传,它引导人们珍惜每一个细小单位的时间。
唐末五代十国诗人 王贞白 《白鹿洞二首》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孙韶传》裴松之注引《会稽典录》。不居:不停留。这两句大意是:岁月不停留,时光似流水。此句感叹光阴似箭,采用了直陈其事的方法。两句于客观描述中暗露主观感情,看似“无我”而“我”在其中。这种以间接方式表现主观情志的手法,巧妙自然,而且使文意耐人咀嚼,字面上又不影晌行文的流畅,可谓一举几得。
西晋史学家 陈寿 《三国志·吴书·孙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