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经典语录

16.君子为国,正其纲纪,治其法度。
17.非举无以知其贤,非试无以效其实。

宋·苏辙《郭知章知海州江公著通判陈州》。举:推举。无以:无从。试:考核。效:验证。实:实际才能。这两句大意是:(对于士人)不经过推举,就无从知道他的贤才;不经过实际考核,就无从验证他的实际才能有当大。对于士人,要通过推荐,介绍.使人知道他是贤才;还要通过实际考核使他的实际才能表现出来。不举荐,会埋没人才,这是可惜的;而不经过考核就轻率任命也是盲目的。这两句可用于表达要通过推荐和实际考核来发现人才。

《郭知章知海州江公著通判陈州》
18.兵有奇正,旋相为用,如环之无端。

宋·苏辙《殿试武举策问一首》。奇:指设计袭击。正:指对阵交锋。旋:轮番。环:圆环。无端:没有开头之处。这几句大意是:用兵作战,有设计奇袭和对阵交锋两种,两者可以轮番使用,如一十圆环一样,没有开头之处。战阵之间,若一味地施展诈伪之术,设计袭击对方;或单纯地凭借兵强马壮,进行对阵交锋,都会被敌人掌握其活动规律,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因而应根据具体的环境和条件,交替使用突然袭击和正面进攻两种策略,使敌人摸不着规律,这样定可获胜。可以此几句说明战争是千变万化的,用兵时应机动灵活。不应拘于一种形式。

《殿试武举策问一首》
19.世未有不自下而能高,不自近而能远者。

宋·苏辙《上皇帝书》。这两句大意是:世界上没有不从下开始而一下登得很高,没有不从近开始而一下能到远处的。此二句是说,办什么事情,都有一定的规律,不可急于求成,不可企图来一个飞跃一蹴而就。正如走路一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步步登高,不能至泰山绝顶。可以此劝告人办什么事都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上皇帝书》
20.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

宋·苏辙《服茯苓赋叙》。为然:是这样的。这几句大意是:严冬酷暑不能使它改变,岁月流逝不能使它衰败,树木中唯有松柏如此。这几句高度赞美了松柏。时光的流逝,寒暑的磨难,都对它无可奈何,只能使它长得更加苍劲浓郁。可用以赞松,或借以颂人。

《服茯苓赋叙》
21.贵而犯法,义不得宥;过而知改,恩不废叙。

宋·苏辙《叔谆》。贵:地位高者。义:道理上。宥:赦免。叙:委派官职。这几句大意是:地位显贵的人知法而犯法;从道理上讲更不应宽宥赦免;有了过错而真正知道悔改的人应宽厚对待,不要影响他的晋升提拔。~几句说明,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必须“行法治,明赏罚”,实行“恩威井济”的方针,我国历史上的明君贤臣几乎无不厉行此种治国之道。贞观年间广州都督党仁弘姿意妄为,“赃百余万”被人弹颏,唐太宗曾为其说情,结果还是依法被诛,太亲为此作了自我批评;北宋宰相赵普是参加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登上皇位的功臣,可是他“营邸店”以官商牟利.加之庇护受贿官员,被宋太祖免了相位;明太祖朱元璋的驸马欧阳伦违禁贩茶出境,牟取暴利.被朱元璋“以私贩论死”,马皇后苦苦求情也无济于事,可见明智的封建统治者也懂得“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烙赂章也”(《左传·桓公二年》)的道理,只有对贪官污吏施以严刑峻法,才能防止腐败,严明吏浩。古时与今天的以法治国有本质不同,但对贪官污吏,特别是对“赏而犯法”者严惩不贷,其道理是相通的。

《叔谆》
22.无以待之,则十百而乱;有以待之,则千万若一。

宋·苏辙《类篇叙》。无、有:指有无对待、处置事情的方法。待:对待,处理。十百:这里表示数量少。乱:混乱难理。若一:好像只有一件事。这几句大意是:处理事情没有方法,那么事情虽少,也是混乱不堪;处理事情有方法,那么事情虽然很多,也好像只有一件事那样容易。对待事情,关键在于胸中有无处理的方法。没有方法,事情很少,也会手脚忙乱,办得一团糟;有方法,事情很多,也能镇定自若,办得有条不紊。办事的成败和效果的优劣是与办事方法的有无、多少成正比的。这几句可用于说明事要办得好,先要预作估计,预想办法;也可在事后说事情办糟了是因为无方法,办得妥善了是因为方法得当。

《类篇叙》
23.以烦手烹鱼,则鱼必溃;使学者制锦,则锦必伤。

见宋·苏辙《荀龙知澶州李孝纯知棣州》。烦手:古代民间音乐里一种复杂的弹奏手法,这里是指快道弹奏的乐手。烹鱼:烧鱼。学者:读书人。锦:丝织品。这两句大意是:用快速弹奏的乐手去烧鱼,那么鱼必定被烧烂;用饱学的读书人去织锦,那么锦必定被损坏。人各有专长,而办事各须一定的技巧,擅于此者不一定长于彼。俗语说“隔行如隔山”,若以善于弹奏的乐手去烧鱼,以满腹经纶的学者去织锦,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这两句比喻说明外行人去做不同行的事只会把事情做坏。

《荀龙知澶州李孝纯知棣州》
24.专以一身任天下,其智之所不见,力之所不举者多矣。

宋·苏辙《历代论·汉光武上》一身任天下:一个人承担天下之重任。不举:不能胜任。说明一个人再聪明能干也难以胜任天下之重任。

《历代论·汉光武上》
25.示之以形,禁之以势,使之望而不敢犯,犯而无所得。

宋·苏辙《殿试武举策问一首》。示:显示。形:样子。禁:制止。势:威势,这几句大意是:以某种形式向敌人显示力量,以威势使敌人的行为受到制止,使敌人望见了却不敢进犯,即使进犯了也一无所得。军队必须有声势,有威风。这样,敌人见了便感到胆怯,不敢轻易发动进攻;由于心里胆怯,发动进攻也会一无所得。这几句说明从严治军,树立军威的重要性。

《殿试武举策问一首》
26.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

《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27.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冷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
28.人生在世,不出一番好议论,不留一番好事业,终日饮食暖衣,无所用心,何自别于禽兽?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