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孔子《论语·雍也》。周:周济,帮助。急:处境困窘。继:增加。本句大意是:君子应该帮助处境困窘的人,不给富足的人再增加财富。“周急”属于雪中送炭,不给有急难的人以帮助,那人就很难生活下去,这样的帮助是急需的;而“继富”相对来说就可有可无,不给以帮助,对方的处境也不错,这样的帮助至多是“锦上添花”,并非必需。本句可用于说明助人要看对象,要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雍也》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四回。这两句大意是:路遇不平之事,即挺身相向,扶弱除强。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所盛行的侠义精神。在那个弱肉强食,恶人逞凶,好人受欺的黑暗社会,这种精抻是弱者、善者所带求的,因而具有存在的价值。但它有很强的江湖气息,常常模糊阶级界限,陷入个人恩怨之中,为封建统治者和坏人所利用。今天我们仍可用这两句称扬以往社会中那些行侠仗义的行为,也可用以称颂今人主持正义,勇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行为。
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见唐·韩愈《祭裴太常文》。固辞:坚决推辞。求:有所请求。应:应允,这两句大意是:别人赠送给自己的一定坚决推辞掉;别人对自己有所请求,没有不应允的。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不拒绝别人的求助,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良好的品德,但有时也须区别对待,特别当别人有求于自己时,应区分所求者是否正当,对不正当的请托也应“固辞”或“婉辞”。
唐代文学家 韩愈 《祭裴太常文》帮助别人,关心别人,我们自己也是有收获的。
报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