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名言

1.一丘一壑也风流。

见宋·辛弃疾《鹧鸪天》[枕簟溪堂]。丘壑:指山水幽深的处所。本句大意是:这里的每一座山丘、每一道沟壑,都有着无限的韵味。辛弃疾遭到投降派排挤,离开官场闲居江西上饶农村,对那里的自然风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句以大笔总写山林风光,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南宋爱国词人 辛弃疾 《鹧鸪天》
2.风流才子皆醉汉。英国诗人 威·柯珀
3.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唐·司空图《诗品·含蓄》。著:同“着”,写下。风流:风韵,风情、指作者希图表达的意思或情感。这两句大意是:字面上虽不留一丝痕迹,但却饱含着超逸美妙的神韵,意趣无尽。古人用诗文表情达意,是讲究含蓄蕴藉,即把自己意欲表达的思想感情,深深地隐藏在铸文中,虽不在字面上直接流露出来,但又能使读者在阅读时通过想象和联想品味得到,领略出无言之妙。因而,“~”往往是诗人词人们毕生追求的理想境界。可供论述诗文创作忌浅直、贵含蓄时引用,也可引用以评价与赞美某些委婉含蓄的诗词作品

晚唐诗人、诗论家 司空图 《诗品·含蓄》
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
5.粉薄红轻掩敛羞,花中占断得风流。

唐·吴融《杏花》。掩敛:掩盖。占断:占尽。这两句大意是:杏花薄薄地抹上一层粉,又淡淡地涂上一层红,遮盖住自己那娇羞的面容;在百花之中,她可算占尽了风流。此二句极言杏花的美丽。前句写杏花的颜色盗窃,它白中透红,红中有白,在那和谐的色调背后,再加上一副娇羞的姿态,实在令人惊叹。此句用拟人笔法,写杏花犹如妙龄少女,后句进而以“风流”二字形容,可谓恰切。此二句可用以形容杏花,也可化用以形容窈窕的少女。

唐代诗人 吴融 《杏花》
6.气岸谭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唐·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气岸:意气。这两句大意是:当年在长安时,意气风发,傲岸不,超过豪放任侠之士;风流倜傥,气度轩昂,不肯落于人后。本诗回顾了长安时的豪放生活,抒发了获罪流放时的苦闷,李白年轻时,爱好剑术,轻财任侠,此二句集中反映丁李白意气风发,风流倜傥,争强好胜,不示弱于人的性格特征,和超今迈古,不同凡响的志趣。可借以描写狂放不羁、风流倜傥之士。

唐代诗人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
7.扬州近日红千叶,自是风流时世妆。

宋·苏轼《题赵昌芍药》。赵昌:赵昌观,在长安安业坊。扬州:据《扬州府志》:“扬州古以芍药擅名。”作者曾说:“扬州芍药为天下之冠。”千叶:芍药有千叶红花、千叶黄花、千叶紫花、千叶白花、千叶桃花等繁多品种,故以“千叶”代指芍药。时世妆:当今流行时妆。这两句大意是:近日扬州开遍了红色的芍药,就像姑娘们飘锦逸彩的流行时妆,自有一番风流景象。这首诗全文是:“倚竹佳人翠袖长,天寒犹着薄罗裳。~”,抒写了诗人看到赵昌观的芍药而联想到扬州芍药盛开的情景,通体用拟人手法。前二句写眼前所见的赵昌芍药,宛如一群身着翠袖薄裳的少女在料峭春风中倚竹而立,风姿婀娜,这是实写;后二句联想“天下之冠”的扬州红药,此刻恐怕更像一群身着流行时妆的仙姬,韵致飘逸,风流无限,这是虚写。

北宋文学家 苏轼 《题赵昌芍药》
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淘:本指用水冲洗,去除杂质,这里取“冲”的意思。风流人物:指英雄人物。这两句大意是:长江浩浩荡荡向东方流去,滚滚的巨浪把千古以来的英雄人物都冲走了。这是苏轼《赤壁怀古》词的起句,笔力雄健,意境却是苍凉的。在此之前不久,作者因“乌台诗案”锒铛人狱,几濒死地;出狱后被贬黄州,做了一个名不副实的“团练副使”,经世济时之志无由施展,超凡出众之才沉沦江湖,内心是十分苦闷的。此时,他面对滚滚东流的长江,感慨历史上名震一时的英雄人物已经荡然无存,为下阕怀念周瑜等三国英雄,感叹“人生如梦“作了很好的铺垫。要把握怀古作品的意境,必须既了解有关的历史,又了解当时作者的处境和心情,还要仔细捉摸通篇的感情色彩。如果把这个起句仅仅归结为豪放,就“差之毫厘”了,读者当细细涵泳体味。

北宋文学家 苏轼 《念奴娇》
9.幽姿淑态弄春晴,梅借风流柳借轻。

宋·刘子翚(huī辉)《海棠花》。幽姿:幽静、安闲的姿容。淑态:娴静、高雅的仪态。这两句大意是:海棠花以她安闲的姿容高雅的仪态,开放在春日艳阳里,她借有寒梅的风流韵致,也兼有弱柳的婀娜轻盈。写海棠不重在写其颜色、模样,而着力于刻画她的精神、仪态,把海棠花写得绰约多姿,极有生气。

宋代理学家 刘子翚 《海棠花》
10.风流谁是陈思客,相象当年洛水人。

明·杜大中《水仙》。陈思:指曹植。曹植封陈王,谥号思。洛水人:即曹植《洛神赋》中的洛水女神宓妃。这两句大意是:谁是曹植笔下的风流娇客,看见水仙花就想象到当年的洛神。水仙花亭亭玉立于水中,其形象极像“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仙子洛神。早在北宋时,大诗人黄庭坚就曾把水仙花比拟为“凌波仙子。”杜大中看见水仙花,也浮想联翩,遥想到曹植笔下的风流客,于是写下了这首赞美水仙、耐人寻味的诗:“玉貌盈盈翠带轻,凌波微步不生尘。~。”

明朝官员 杜大中 《水仙》
11.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见唐·李商隐《马嵬》。此日:指杨贵妮缢死之日。六军:军队。驻马:停止不前。指马嵬坡禁军哗变请诛杨贵妃事。当时句:指玄宗和贵妃七月七日在长生殿密约世世为夫妇事。这两句大意是:这一天六军在马嵬坡驻马不前,玄宗不得不赐死贵妃;当年他还自以为能与贵妃时时相守,在七夕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会一次呢!玄宗和贵妃的风流韵事,是唐诗中常见的题材,一般多归罪贵妃。而本诗把矛头指向玄宗,对玄宗的虚伪,自私、昏庸进行了讽刺。诗句对比鲜明,用笔灵活,新意别出,耐人寻味。可用以讽刺封建统治者的混哟很难过、虚伪。

唐代诗人 李商隐 《马嵬》
12.英雄割据剖己矣,文采风流今尚存。唐代诗人 杜甫
13.好汉不仅应风流于情场,还应争雄于酒场。 埃·雷·鲁宾逊
14.风流人物的声誉不会维持很久,因为潮流会过去。法国作家 拉布品耶尔
15.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风流于遗迹,万古清高。 冯玉祥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