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炭不同器,日月不并明。

—— 汉代文学家 桓宽 《盐铁论》

名言解释:

本指两种不可相容之物。《庄子·人间世》郭象注:"人患虽去,然喜惧战于胸中,固已结冰炭于五脏矣。"此谓颖师的音乐,使听者悲喜交战。

更多 桓宽经典语句

1.辩讼愕愕然。

汉·桓宽《盐铁论·国病》。愕愕(è恶)然:正言直谏的样子。本句大意是:辩论时直言不讳,不怕冒犯尊长的威严。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昭帝召集全国文学贤良六十余人与御史大夫桑弘羊、丞相田千秋讨论盐铁官营和酒类专卖等问题,桑弘羊一派主张盐铁官营,文学、贤良一派则反对这一官营政策,在朝廷上“~”。丞相批评他们言辞过激,贤良文学回答说,药酒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故愕愕者,福也”,“此乃公卿之良药针石。”此句以记实的写法,表现人物据理力争,不畏权势的品质。后用来表现实事求是,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决不随声附和的谈吐风格。

《盐铁论·国病》
2.工不出则农用乏。
3.农,天下之大业也。
4.画脂镂冰,费日损功。

汉·桓宽《盐铁论·殊路》。这两句大意是:在油脂上绘画t在冰块上雕花,既浪费光阴又徒损事功。以“画脂镂冰”作比,说明有些人不讲效益,爱作无用之功,可谓精譬巧喻,十分恰当。它使人马上想到,无论你的技艺多么高超,绘画如何生动,雕刻多么精致,只要油脂一化,冰块融解,你的努力当付之东流。因此,办什么事情必须有坚实的基础,不能干竹篮打水、井中捞月的傻事。可借以说明办事必须考虑效果,不要搞无效劳动。

《盐铁论·殊路》
5.非力车农无以富邦也。

更多 关于相容的经典语句

1.火与亚麻是不相容的。 弗洛里奥
2.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

唐·方干《送从兄郜》。这两句大意是:不要轻易地虚度光阴,觉得自己还年轻少壮,花白的头发不会宽容你。这是劝戒人们珍惜年华的名句。诗文长于比拟,前句以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而又无处不在的时间,比作可任人随意抛掷的物体,后句以无主观感情可言的华发拟人。两个比拟手法的运用,既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感,又使之显得生动活泼。“莫虚掷”三字给人以警示,“不相容“一句更增强了人的紧迫感,两句都起到了极好的劝戒作用。

唐代诗人 方干 《送从兄郜》
3.善恶之殊,如火与水不能相容。

宋·欧阳修《祭丁学士文》。殊:不同。这两句大意是:善良与邪恶的区别,像火与水一样无法相容。水火不能相容,冰炭不可同炉,这是人所共知的。以此作比,说明善恶无法和平共处,要保护人民,就应铲除邪恶,恰如汉朝桓宽所说:“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盐铁论·后刑》)。可以此二句说明善恶根本对立,无法相容的道理。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祭丁学士文》
4.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

战国·韩非《韩非子·显学》。炭:炭火。这两句大意是:冰块与炭火不能放在一个容器里,严寒与酷暑不能在同一个时间来到。韩非在《显学》篇用这两个比喻说明,互相矛盾和敌对的学说,不能兼收并蓄,不能同时用来治理国家。后世形成“冰炭不相容”的成语,用来形容两种事物完全对立,矛盾尖锐,有你无我,不可并存。如司马光和王安石政见不同,激烈反对王安石的“熙宁变法”,他在给神宗皇帝的上书中就说自己和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

战国末期哲学家 韩非 《韩非子·显学》
5.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