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知以食愈饥,念莫知以学愈愚。

——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更多 刘向经典语句

1.知恩图报。

得到别人的恩德,要懂得回报与他人。

《说苑·复恩》
2.楚弓楚得。

楚国人丢失弓,拾到的仍是楚国人。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丢了,拾到它的人并不是外人。汉·刘向《说苑·至公》:“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说苑·至公》
3.安步以当车。

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本句大意是:缓步而行,当作做车。原文此句所在的一段为:“晚食以当肉,~,无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虞。”是教育人要知足,不要贪求功名利禄。古代贵族出必乘车,所以用~形容安贫乐道。现在多仅甩其字面的意思,形容在自愿或不得已的情况下,以步行代替坐车。

《战国策·齐策四》
4.成大功者不小苛。

汉·刘向《说苑·政理》。小苛:在小事上苛求。本句大意是:想要办大事业的人,不在小事上过多地苛求。此句是谈整体和局部,主流和支流,大业和小事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作者看来,应以整体、主流、大业为重,不应在局部、支节、小事上过多地苛求。可以此句分析大事、小事的关系,劝诫人们着眼于大局。

《说苑·政理》
5.智士者,国之器。

汉·刘向《新序》智士:有才智的人。器:人才。

《新序》

更多 关于学习的经典语句

1.韦编三绝。

见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叫“韦编”。韦,熟牛皮。三:多次。绝:断。本句大意是:翻来覆去地阔读,竞使编联竹简的牛皮绳断了好多次。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读《易》,~。”后来人们就把~用以形容读书十分勤奋,把书读烂了多少回。~的治学精神,至今仍是可以效法的。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史记·孔子世家》
2.学问不厌。

见《荀子·大略》。厌:足。本句大意是:学习与求教不应该有满足的时候。这是中国人治学所追求的—种境界。“学”与“问”是学习过程中的两个重要范畴,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获取真知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条件。知识无止境,学问也应该永不满足,它不仅道出了一个规律,而且道出了人的一种精神。正因为如此,这一名句成为千古习诵的格言。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荀子·大略》
3.为学心难满。

唐·项斯《送欧阳衮之闽中》。本句大意是:做学问的人对于知识的追求永远不会满足。此条写出了做学问的人那种孜孜以求,永不满足,永不放弃追求的科学求实精神。寥寥五字,既有形象性,又有哲理性,形式上它写一种心理,内容却是种强烈的感人的精神,因此内蕴是极丰富的。

唐代诗人 项斯 《送欧阳衮之闽中》
4.学习是硬道理。中国好声音选手 吴莫愁
5.随时随地学习。管理培训专家 余世维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